细菌,病毒,寄生虫...一只猫到底可以传染给人多少疾病?

图片点击放大

领养/捡到一只流浪猫,怎么降低共患病几率?

备孕,或是家中有老人、幼儿和体弱者,猫还能养吗?

老生常谈,不得不谈

弓形虫与布鲁氏菌

”猫有弓形虫“这个概念深植人们脑海多年,几乎每个养猫人都因为这事儿被唠叨过。

专家都这么说

指南中,专家们集体赞成:“通常,人被弓形虫感染是通过摄入已孵化的卵囊(oocysts)引起的,这类情况多源自环境因素,如受污染的水和食物;而不是通过接触猫(抚摸)感染。”

考虑到猫排虫期短暂,并且感染过弓形虫的猫再次接触弓形虫后,很少,部分甚至不会再排出虫卵,养猫会提高弓形虫感染几率的说法有多少现实价值、依据就不好说了。专家小组还认为” 一只弓形虫抗体为阳性的猫反而不太会成为直接风险“。如果这些专家的意见还不足以让你安心,厨子另外准备了一些文献供参考。

图片点击放大

阅览上述论文原文后,厨子认为养猫对弓形虫感染率的影响在整体层面、统计意义上肯定有影响,但落实到个体就差别很大。你自己怎么生活?你怎么养猫?居住环境,食物什么情况?这些因素影响了研究结果,导致很难产生一个结论(科学不就是这样么...)。逻辑上思考,猫的短暂排虫期(1-3周),长时间孵化才能感染的弓形虫卵囊(需要1-5天),猫口腔、唾液、皮毛又不带有弓形虫包囊、卵囊,综合考虑,猫真是很差的弓形虫传染媒介,至少家养宠物猫直接传染给你很难。

布鲁氏菌

震惊全国的兰兽研究所布鲁氏菌事件近日暂告段落,发现感染的来源是当地药厂制作疫苗时对活菌消毒不足造成了空气污染,但公众对布鲁氏菌的关注愈发强烈。

《AAFP人猫共患病指南》中并未将布鲁氏菌加入人猫共患病里,原因一是相关案例极端罕见,厨子仅找到1993年一起俄罗斯猫传人布病,二是猫布鲁氏菌感染资料也很少。

厨子在此还是做个图,提供一点参考。

在早期实验中,使用犬布鲁氏菌人工感染猫后,虽然其血液产生了感染性,但却不对外散播这一细菌,表现出了不低的抵抗力( Tolari, F., R. Farina, M. Arispici, and R. Orsi, 1982: Brucellosis in the cat. Experimental infection with Brucella canis. Ann. Sclavo 24, 577–585.),在一系列报告中,并没提到猫出现布鲁氏菌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如流产),我们也不知道不同菌株的布鲁氏菌对猫感染性如何,症状怎样,传染性又多强,还是那句话,完全没资料。

AAFP人猫共患病指南图片版

点击图片放大

PDF见文末

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b81KsIq3XQnlpyUiJsLrZQ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历届世界杯_世界杯篮球 - cnfz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