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沙奇里和扎卡的进球庆祝手势

阿尔巴尼亚的国旗上,有一头黑色的双头雄廌,这和他们的抗战英雄斯坎德培的家族印章有关。

斯坎德培的父亲曾抵抗奥斯曼帝国,可惜失败后被迫臣服,坎德斯培作为人质,却又接受军事训练,成为当时苏丹(伊斯兰教中的总督,等同国王)的得力助手。

但他不忘自己的民族身份,其后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代表阿尔巴尼亚是“山鹰之国”。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自1912年起阿尔巴尼亚独立后至今的国旗以及阿尔巴尼亚国徽。

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族人有着一段悠久的恩怨情仇。这和长年争取独立,获得独立后又希望得到其他国家承认的科索沃有关。补充一下:到14世纪为止,科索沃一直是塞尔维亚帝国的中心地带,塞尔维亚人视科索沃为该国的发源地。其后塞尔维亚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被穆斯林的奥斯曼帝国击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结束时,奥斯曼帝国将科索沃划入塞尔维亚的统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与周边国家合并成立南斯拉夫。科索沃也成为了南斯拉夫领土的一部分。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占领南斯拉夫,科索沃被划入邻近由意大利控制的阿尔巴尼亚,在这期间原居此地的塞尔维亚族人受到极大压迫,被迫离开家园。

阿尔巴尼亚人就在这时开始在科索沃建立人数上的优势。后来二战结束,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统治,但桃花依旧,人面全非了。

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战争时期,两个民族早已建立了彼此对立的状态。

塞尔维亚族人对阿尔巴尼亚族统治者的不满,且时常受到挑衅,使得大量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仇恨升至高温。

其后科索沃人口中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因不满米洛舍维奇废除自治协议的做法,开始公开要求脱离南联盟而独立。

后来南斯拉夫爆发内战,主张科索沃独立的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与南联盟互相斗争,加上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展开“种族清洗”,使他得到“巴尔干屠夫”之名。虽然后来美国介入,但期间阿尔巴尼亚军杀掉不少塞尔维亚人,而塞尔维亚人仍然将过往的历史铭记于心,对阿尔巴尼亚人心存憎恨。

来到2008年,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统治并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塞尔维亚当然也坚决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科索沃住满了阿尔巴尼亚人(超过90%),不想受塞尔维亚人统治。但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人的发源地,他们又怎能放弃这个地方?

回到足球这个领域。2014年一场欧洲杯预选赛,阿尔巴尼亚对阵塞尔维亚。

在上半场末段,一架挂着一张“大阿尔巴尼亚”旗帜的遥控飞机出现在球场上空,在旗上画着阿尔巴尼亚族人聚居的地方,其中领土包括塞尔维亚、科索沃,也有双头鹰标志,此事触动了两国人民神经,终酿成冲突,比赛被迫中断。事件最终判处塞尔维亚0-3落败,同时阿尔巴尼亚取得三分,成为了后来出线获得参加欧洲杯参赛资格的关键。

上述的国家政治历史,与扎卡及沙奇里有何关系?

沙奇里与扎卡的家族均来自科索沃。沙奇里于1992年1岁时因战乱移民瑞士,在世界杯,他的球鞋上除了印有瑞士国旗,还有其出生地科索沃的旗帜。

2016年,科索沃足球队正式成为国际足联及欧洲足联的会员队伍,可以参加世界杯及欧洲杯比赛。可惜根据国际足联的官方声明,曾出战2016欧洲杯的球员将不能再为其他代表队上阵。沙奇里及扎卡只好选择继续为瑞士国家队出战。

假如沙奇里行为是思念故乡,那扎卡则是为自己的家庭争一口气。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2016年的欧洲杯小组赛,瑞士队的格拉尼特·扎卡与阿尔巴尼亚的陶兰特·扎卡虽为亲兄弟,但却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历史上首次出现亲兄弟代表不同国家出战欧洲杯,而且同时首发登场,在比赛开打前进行握手。

在瑞士出生的格拉尼特·扎卡,父母均是阿尔巴尼亚人,其父亲曾于科索沃参加反南斯拉夫游行时被捕,并被处以三年多的政治牢狱,自然也就对塞尔维亚没有好感。

看完这些,您或许已经明白他们为何在进球后,宁愿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也要如此庆祝。因为他们想告诉曾经因为政治、战争而痛失家园的同胞:故乡,是他们愿意时刻为之奋战的地方。

本文作者:大渣足球思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历届世界杯_世界杯篮球 - cnfz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