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财务部的老大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按常理来说,大多数公司都是以销售为王,只要是能有业绩,一切为销售开绿灯。但我们公司是:只要财务部制定了任何规章制度,其他部门都要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执行,甚至连公司CEO都要让财务老大三分。财务部门的同事到任何部门办事也都是趾高气扬的。这好像是公司一直以来的传统,甚至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化模式。
一大早刚上班,销售部小李和财务部小张就在财务办公室吵了起来,而且越吵越厉害。小李好不容易谈下来一个客户,客户前天也打款了,但到了财务这边,就是通不过。小张说公司最新规定是客户付款要走对公账户支付,不接受私人账户付款。小李的客户是用老板私人账户付款的,财务已经把这笔钱退回客户,让客户用公司对公账户重新支付。小李昨天就已经打电话给客户,协调对公账户付款的事情。客户说对公账户付款是老板亲自来操作,老板目前在国外出差,联系不方便,一定要对公账户付款就要等到下个月了。小李再次恳求客户时,对方明显不耐烦了,怎么给你们付钱还那么麻烦啊,不成的话,我们就找其他公司了。小李生怕失去这个客户,就再也没敢多说。所以今天一大早又去找财务协调。
销售小李说:"我们一线销售人员多不容易啊,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在外面跑业务。今年还赶上了疫情,好几个月都无法开单,每月只能拿三、四千元基本工资。每月有房贷要还,我老婆刚生了小孩,处处是用钱的地方。好不容易谈下来这个客户,客户也付款了,但就是卡在财务这边过不去。这分明是不想让销售有活路啊。"
这个月还有两天就结束了,小李如果本月完成这一单子的话,就可以拿到本季度最高比例提成,否则就只能拿第二档比例提成,两者之间的提成差距有几万人民币。小李能不着急吗?
财务小张说:“原来付款是可以走私人账户,但现在不允许了。公司既然制定了最新财务管理制度,并反复强调让财务人员执行,那我就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否则也是我工作的失职啊。"
事情不断升级,在公司里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部门本来就有隔阂,遇到这类问题,更是彼此各不相让。最后,销售副总去找财务副总沟通此事。财务副总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铁面无私,从来不给任何人开绿灯。强调说公司已经上市了,所以财务的各项流程和制度必须规范,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财务标准执行。如果这件事开了绿灯,走了特批,那么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例外发生,制度起到什么作用呢?销售副总没办法,又协调运营副总去和财务副总沟通,还是没有同意。
财务副总解释说:"有的时候在销售节点,销售为了冲业绩,往往会用朋友的私人账户给公司打款,以完成业绩指标拿到提成。公司严格要求客户对公账户支付,也是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最重要的是公司已经上市了,就应该按照上市公司的财务规范和标准操作。"销售副反驳:"没有我们一线销售的兄弟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们财务拿什么发工资?不为销售人员着想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处处为难我们啊。"
最后,不得已CEO出面协调,他让小李的直接上级大区总监和小李一起去登门拜访客户,说明公司付款情况,并找到客户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协调此事。财务负责人还算配合,当天就和老板联系,老板在月底最后一天用对公账户进行付款。这件事终于告一段落。
类似这种业务部门最后向财务部门妥协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公司上演。说白了就是宁可这钱不赚了,也不能违反财务管理制度。
为什么我们公司财务部那么强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既然制定下来,就需要严格遵守,如果总是有制度之外的特例发生,开了特批的先河,就会不断有特例发生。制度的本身也就失去意义了。等大家养成一种铁定的习惯,知道特批是绝对不能开的,自然也就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了。但是规章制度的过于严格执行,却是以牺牲一定人性化管理作为代价的。不知你对此事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