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新晋15名正高级教师,快来看看他们都是谁?丨喜报

陈水连,顺义区仁和中学副校长。从教23年来,她始终将“教人求真,行做表率”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一核二链三性四环节”的教学主张。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顺义区特级教师,入选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主持参与市区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一部,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和市级刊物发表并获奖,获得一师一优课教育部优课、全国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北京市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承担北京名师同步课堂的录制工作,主持顺义区陈水连劳模工作室和骨干工作室,带动引领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

韩媛媛,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英语教师。200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课上活动和课下反思为落脚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研并举。先后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顺义区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她还是顺义区政协委员、顺义区兼职教研员、顺义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专著2部,发表文章5篇,主持、参与市级课题3项。

贾利军,顺义区研修中心附属小学体育教师、教导副主任。教育教学以“培趣、健体、育德、启思”为理念,凝练了“拆、仿、合、练、赛、用”的教学方法。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0余篇论文,完成国家级展示课5次、市级12次,主持一项市级课题,参与3项市区级课题,出版了《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指南》和《以研助教,以教促研》两本论著,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顺义区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被聘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展联盟名师、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北京市新任教师指导教师。北京卓越教师工作室成员,顺义区专家库成员,顺义区体育学科兼职教研员。

刘秀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现任李桥中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岗位,与时偕行,精益求精。曾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连续四届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顺义区特级教师,首届十大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主持课题10项,主讲公开课百余节,编写专著4本,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科研成果70余项。顺义区语文骨干工作室、劳模工作室主持人。

裴艳玲,教育管理硕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顺义区中小学幼儿园“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专家。先后任顺义区赵全营中小、北小营中小、光明小学教育集团、西辛教育集团校长。从教33年,时刻不忘初心使命,本着文化兴校的理念,用“生命教育”唤醒师生内力,引领学校发展,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成就着师生的“幸福指数”,成就学校的“发展指数”。曾荣获第十五届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顺义区第九届道德模范提名奖、顺义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顺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顺义区教育系统“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3项,均顺利结题并获评奖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文章、论文获奖20余篇。所任职的学校先后获首都文明校园、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市区级多项荣誉。接待多批次外省市干部教师跟岗挂职学习。承办市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劳动教育等现场会13次。

王健,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从教28年,始终坚持围绕“有用、有益、有趣”展开语文教学活动。荣获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工作站成员,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第一批学员。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团队成员。曾获得北京市初中新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语文学科市级一等奖、北京市初中教师“课程德育”说课比赛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参与编写中语会组织编写的《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编《初中名著阶梯助读》八年级上下两册,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撰写的多篇语文教学论文、课例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并有多篇文章编入国家正式出版物。

魏金辉,1997年起担任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工作。先后被聘为北京市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国培计划”项目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首师大学初教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工作中坚持以课题研究高站位引领指导、服务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市、区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两项获顺义区科研成果二等奖。服务中以坚持学习先行提升服务本领,在博观厚积、精准服务中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实践中关注研究成果的转化,在做好区级研修课程的同时,多次到深圳、玉树、巴林左旗、抚州等地讲学传播顺义研究经验,提升顺义教育影响力。

叶勇,顺义区杨镇一中数学教师。从教36年,多年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及区兼职教研员工作,工作中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在教师中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多次承担市、区级学科讲座、研究课和展示课,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市教师资格评审面试考官、高级职称评委、顺义区教育学会会员。先后被评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党员、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主持2项北京市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篇,4篇论文获北京市一等奖,10篇论文获北京市二等奖。

于磊,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教师。25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勤教善研、持之以恒,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对区域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得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多次荣获顺义区骨干教师称号。顺义区兼职教研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与课题相关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多篇文章荣获市、区级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多次荣获北京市一等奖。

张传海,牛栏山一中数学教师。30年来潜心施教,孜孜以求,立志做有梦有追求的老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顺义区学科带头人、顺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顺义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区级优秀共产党员、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科技教师、北京市优秀科技教师,荣获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一等奖。顺义区兼职教研员,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13篇专业文章在数学杂志发表,7篇论文获北京市论文一等奖,9篇论文获北京市级二、三等奖;主持区级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2项;所撰写课例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例二等奖、北京市信息整合课例一等奖、教学设计北京市一等奖 。

张杰,首师大顺义附小语文教师、副校长。曾先后在沿河中小、马坡中小、天竺二小、首师大顺义附小任教,29年教学路,简单真诚处事,系统缜密想事,脚踏实地做事,精益求精成事。做市区级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70余节。曾受聘小学语文学科网络远程培训课程项目团队专家等学术兼职7项,参与专著编写2部,参与孔凡艳名师工作室特色提炼分享会及其他市区级分享会9次。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10余项,百余篇论文发表,获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2013年,评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2007—2020年连续五届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07—2020年连续五届被评为顺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赵艳军,顺义区第二中学高中政治教师。任班主任15年,教研组长26年,带高三班级20届,多次荣获区高考学科成绩优秀奖。任区兼职教研员15年,董晨名师工作室成员。连续4次被评为市骨干教师,5次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获得市中小学“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市优秀班主任、市“京教杯”优秀指导教师、区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承担市区研究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有20多篇论文在国家、市、区评比中获奖,主持和参加4项市、区课题,多次在《北京教育教学研究》发表文章,参与《共同成长的岁月》《胜券在握》书籍的编写。

赵怡霞,北京四中顺义分校生物教师、教研组长,顺义区兼职教研员。从教20年,任教高三11年,班主任工作10年。多年来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和学生共同成长。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共产党员。获北京市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现场说课展示和答辩一等奖、“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一等奖。参与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并撰写文章发表于《生物学通报》等期刊。多次承担市区级评优课、研究课、区教材辅导、区统考命题等工作。

资料来源:区教委教育人才中心 上述各单位

制作:刘峣

总 编:孙勇

审 核:李士文

(版权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历届世界杯_世界杯篮球 - cnfz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